膜结构的预应力、内压、外力和应力控制
发布时间:2023-11-13 16:49:07作者:景秀浏览量:665
膜结构是一种利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与辅助结构形成空间曲面的建筑形式,具有轻巧、美观、大跨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展览中心、机场大厅等公共建筑。膜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预应力、内压、外力和应力控制。
预应力是指在膜结构施工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给膜面施加的预先拉力,使膜面内部产生一定的张应力,以保证膜面的形状和稳定性。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膜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特征、安全性和耐久性。预应力的施加方法有以下几种:
在边缘直接张紧膜面,适用于边界固定的膜结构,如圆锥形、穹顶形等。
拉紧周围边索,适用于边界为索结构的膜结构,如双曲面形、鞍形等。
拉紧稳定索,适用于中间有索结构支撑的膜结构,如网壳形、拱形等。
顶升中间支柱,适用于中间有柱结构支撑的膜结构,如伞形、帐篷形等。
预应力的大小应根据膜材的强度和刚度、膜面的曲率和效率、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应满足以下原则:
预应力应大于膜面自重和环境荷载引起的拉应力,以避免膜面出现松弛或褶皱。
预应力应小于膜材的容许应力,以避免膜面出现过度拉伸或破坏。
预应力应尽量均匀,以避免膜面出现应力集中或不平衡。
预应力应考虑膜材的徐变和松弛,以及基础的沉降和移动等长期影响,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以保证膜面的预应力水平。
内压是指充气式膜结构中,通过送风系统维持的膜面内外的气压差,以抵抗外部荷载作用的一种力。内压的大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充气式膜结构的形状和安全性。内压的大小应根据膜面的曲率和刚度、外部荷载的大小和变化、气密性和渗透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应满足以下原则:
内压应大于外部荷载引起的压力差,以避免膜面出现凹陷或破裂。
内压应小于膜材的容许压力,以避免膜面出现过度膨胀或破坏。
内压应尽量稳定,以避免膜面出现波动或振动。
内压应考虑气温和湿度的变化,以及风速和风向的影响,采取适当的调节措施,以保证膜面的内压水平。
外力是指作用在膜结构上的各种荷载,包括恒定荷载和变荷载。恒定荷载主要是膜面自重和预应力,变荷载主要是风荷载、雪荷载、温度荷载、地震荷载等。外力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膜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程度。外力的计算应根据膜结构的形状和尺寸、膜材的性质和厚度、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应满足以下原则:
外力应按照规范或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各种荷载的可能组合和极限状态。
外力应按照膜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分析方法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定,考虑膜面的非线性和大变形特性。
外力应按照膜结构的实际受力路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传递,考虑膜面和辅助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应力控制是指在膜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形状设计、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手段,使膜面内部的应力分布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膜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应力控制的目标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避免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在膜面的某些部位,如边缘、角点、接缝、开口等处,由于形状的突变或受力的不均匀,导致应力的急剧增加,可能引起膜面的破坏或失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采用光滑的曲面形状,避免出现尖角或折线。
采用合理的边界条件,避免出现固定或刚性的约束。
采用合理的接缝设计,避免出现交叉或重合的缝线。
采用合理的开口设计,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孔洞。
保持应力均匀。应力均匀是指在膜面的各个部位,由于形状的规则或受力的平衡,导致应力的基本一致,有利于提高膜面的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保持应力均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采用对称的或周期性的形状,避免出现不规则或复杂的形状。
采用均匀的或合理分布的预应力,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预应力。
好的,我会尽力为你继续写一些关于膜结构的文章。以下是我生成的内容:
控制应力波动。应力波动是指在膜面的某些部位,由于外部荷载的变化或内部预应力的调整,导致应力的周期性或随机性的变化,可能引起膜面的疲劳或损伤。控制应力波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采用适当的膜材,选择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抗老化性的膜材。
采用合理的荷载组合,考虑风荷载、雪荷载、温度荷载等的概率分布和极值,避免出现过大或过频的荷载作用。
采用合理的预应力调节,根据外部荷载的变化,及时调整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避免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采用合理的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测膜面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延长膜结构的使用寿命。
膜结构是一种具有高度创新性和艺术性的建筑形式,其设计与施工需要综合考虑预应力、内压、外力和应力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保证膜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预应力是膜结构的基本荷载,内压是充气式膜结构的特有荷载,外力是膜结构的主要荷载,应力控制是膜结构的重要目标。通过合理的形状设计、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手段,可以实现膜结构的优化设计和高效施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功能的膜结构建筑。
上一篇: 膜结构支撑主体介绍